叙利亚成兵家必争地?以军坦克驶入德拉省,法国大兵闯入大马士革

发布日期:2024-12-22 09:42    点击次数:82

自从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,这片土地便未曾平静。如同一块漂浮在地中海上的棋盘,各路势力争相在上面布局。2024年,当叙利亚过渡政府成立时,并未如期待般终结动荡,反而开启了新一轮的混战。国家的概念日益模糊,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充满争议的领土划分。

以色列是最早对叙利亚动手的国家之一。随着政权更迭,以色列看到了干涉叙利亚事务的机会,迅速采取行动。到12月18日,以色列已经在德拉省展开军事行动,坦克和装甲部队缓慢却坚定地向前推进。

他们的目标不再仅仅是几百平方公里,而可能是一万平方公里的土地。这一行动如同牛嚼牡丹,谨慎而扎实,意图明显。

对于以色列来说,这不仅仅是一次扩张,更是对地区影响力的重新定义。尽管他们承诺,只要叙利亚南部的武装力量被解除,他们将撤军,但这样的承诺屡次落空,让人怀疑其真实意图。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甚至声称戈兰高地为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”,并且计划扩大定居点,以便进一步巩固其在该地区的存在。

展开剩余65%

以色列正在与叙利亚的德鲁兹人接触,可能试图建立一个傀儡政权。这种策略延续了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一贯手法,即利用内部矛盾,扶植亲己政权,以达到长期控制的目的。

如果说以色列的举动让人惊讶,那么法国的插足则令人更加诧异。法国特种部队通过黎巴嫩进入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。他们与德国特种兵一起进入这座古老的城市,仿佛将时光倒退到法国殖民统治的年代。

法国的动机似乎是双重的。一方面,他们试图在叙利亚重新站稳脚跟;另一方面,他们希望借此机会在中东地区恢复影响力,试图在这片充满不确定性的土地上留下自己的印记。这一行动作为法国外交政策的一部分,不仅仅是对叙利亚的关注,更是对整个中东局势的战略注视。

在这个大棋盘上,西方多数国家似乎也没有闲着。频繁的外交访问、重启大使馆的计划,无不显示出一场更大规模的战略调整正在酝酿。西方国家一直在与叙利亚反对派沟通,试图通过驱逐俄军驻叙基地来削弱俄罗斯的影响。这既是对俄传统势力范围的挑战,也是对自己阵营话语权的重塑。

叙利亚的困境不仅仅是地缘政治的较量,更是民族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危机。叙利亚,作为奥斯曼帝国崩溃后的现代国家,本身缺乏深厚的历史根基,国家和民族认同感也相对脆弱。当外部力量纷纷插手,内部的反对派却无力抵抗,这个国家的主权如同沙子般在指缝间流逝。

如今,美国支持的库尔德武装和土耳其扶持的叙利亚武装已经开始交锋,美国A-10攻击机的加入和土耳其陆军的介入,使局势愈加紧张。而俄罗斯的存在,则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。尽管俄罗斯收缩了部分军队,但其在赫梅米姆和塔尔图斯的军事存在依旧强势,任何妄图驱逐俄军的行动都可能引发强烈的反弹。

叙利亚似乎无论如何挣扎,都难以逃脱成为大国角力场的命运。各种势力的直接或间接介入,只会加深该地区的不稳定。各方力量在这一片土地上进行的权力角逐,不仅让叙利亚复兴之路变得困难重重,也增加了未来更加不可预知的风险。

发布于:山西省